秋社

高考诗歌鉴赏语言风格:平淡质朴

平淡质朴的语言风格就是不追求诗歌语言的华丽与雕琢,力求用平淡的话语来表达情感。从艺术手法角度来看,这种诗歌多用白描、直抒胸臆的手法。例如元好问评价陶渊明的诗风是:“一语天然万古新,豪华落尽见真淳。”其中的“天然”、“真淳”就是凸显了陶渊明诗歌的平淡质朴风格。他

鉴赏 诗歌 语言 张耒 秋社 2025-10-11 10:47  3

唐朝就有“黄金周”?中国古代给哪些节日放假?

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节日传统的国家。早在先秦时期,就有了节日的萌芽,汉代节日体系初步形成,当时的节日主要有正旦、立春、正月上丁日、正月上亥日、社日(春社和秋社)、三月上巳日、五月五日、夏至、伏日、八月节、十月旦、冬至、腊日及小新岁等。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发展,到唐宋

唐朝 节日 中国古代 黄金周 秋社 2025-09-29 16:24  2

从物候看节气之秋分

“秋分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。据《2025年中国天文年历》显示,北京时间9月23日2时19分,已正式进入此节气。秋分这天,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这天后,太阳直射位置由赤道向南移动,北半球白昼时间逐渐变短,黑夜时间逐渐变长;南半球则刚好

节气 秋分 物候 社神 秋社 2025-09-26 16:17  3

今日秋分:天地始平,而万物尽收|文化中国行

唐高宗永徽二年(651),洛阳百姓李弘泰因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,被高宗下诏“不待时而斩决”,诏令意在惩治诬告者,以维护功臣、震慑宵小。然而,监修国史的于志宁却对此提出异议。他认为,刑罚作为一种杀生之事,必须顺应天道。此时正值春天,万物生长,若此时行刑便是“伤春

秋分 于志宁 太初历 秋社 落下闳 2025-09-23 12:08  3

今日秋分:天地始平,而万物尽收 | 文化中国行

唐高宗永徽二年(651),洛阳百姓李弘泰因诬告太尉长孙无忌谋反,被高宗下诏“不待时而斩决”,诏令意在惩治诬告者,以维护功臣、震慑宵小。然而,监修国史的于志宁却对此提出异议。他认为,刑罚作为一种杀生之事,必须顺应天道。此时正值春天,万物生长,若此时行刑便是“伤春

秋分 于志宁 太初历 秋社 落下闳 2025-09-23 12:09  3

“冷不冷,就看秋分”,今日秋分,今年冬天会很冷吗?

"燕将明日去,秋向此时分",今日9月23日02时19分,农历乙巳年八月初二,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——秋分。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载:"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"此时太阳直射赤道,全球昼夜等长(两极附近除外),此后北半球昼渐短

早秋 秋分 农谚 秋菜 秋社 2025-09-23 11:02  3

2025年9月23日(农历八月初二):丰收与秋分交织的双重密码

当公历的日期定格在2025年9月23日,星期二,农历的时序也恰好走到八月初二。这一天是公历一年中的第265天,距离年末仅剩99天,却因叠加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与秋分节气的双重身份,成为兼具时代意义与传统底蕴的特殊日子。让我们一同探寻这一天里藏着的丰收喜悦与民俗智慧

丰收 农历 秋分 祭月 秋社 2025-09-23 00:08  3

今日秋社,“不怕秋社淋,就怕秋社晴”,晴天啥预兆,有道理吗?

所谓“秋社”,即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,通常在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,今年的秋社恰逢9月16日。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秋社的谚语,其中“不怕秋社淋,就怕秋社晴”尤为引人深思。这句看似简单的农谚,实则蕴含着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观察和对农业生产的经验总结。那么,秋社日晴天究

晴天 农谚 冬小麦 秋社 祭社 2025-09-16 13:00  2

今天是农历七月二十五秋社日,牢记:1吃、2忌、3避,不是迷信

时间过得好快,今天进入白露节气的第十天,离秋分就只差六天了,可是与秋分相近的节日还有个秋社日,秋社日是古人对土地的敬畏和尊重的日子。在过去没有农业科技手段,人们处在刀耕火种的年代,土地成了人们赖以生存之本。人们在辛苦的劳作中,发现用同样的种子,付出同等的劳力,

农历 土地神 戊日 秋社 春社 2025-09-16 07:31  2

老话说:社在秋分前,必定是灾年 明天就是秋社,今年啥会是情况

时间过得好快,今天都来到白露节气的第九天,在间隔七天就是秋分了,秋分的到来给天气带来明显的变化,近段时间来早晚温差在增大,一到晚上不添加的衣服,还感觉到一丝寒意,到中午又感觉到热,这种气温的不均,如不注意防寒易引起感冒。秋分节气天气变化大,但与秋分相近的还有个

秋分 寒露 土地神 戊日 秋社 2025-09-15 23:46  3